图书简介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

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产生的,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灸法究竟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了,那么艾灸的出现就应该更早。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医案不是记录在医书当中,而是记录在史书《左传》中。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得了一场大病,于是请当时的名医,秦国太医令医缓来医治。医缓检查晋景公的疾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这段文字是说,医缓认为晋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为病位于“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针刺,吃药也治不了了。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来历。虽然医缓没治好晋景公的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艾灸就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了。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绿色“纯阳”艾草,为您打造健康之路,艾灸保健,就这么简单! “药之不到,针之不及,必灸之。”艾灸能温经散寒、扶正人体阳气,驱除体内寒邪、瘀滞,引体内热邪外行等作用。艾灸无副作用,不需专业、简单易用,见效迅速,不但可以祛病更可以强身,是集治、寻、养,三位一体和驱、补、通、调,四效合一的21世纪绿色疗法。 本书介绍了艾灸的基础知识,包括艾灸手法、适应症和禁忌症等,重点介绍了常见病的艾灸疗法,通过中医的辩证论治,对每个疾病都进行了辩证分型,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配穴治疗。

《中医艾灸边学边用》(图1)

《中医艾灸边学边用》(图2)

《中医艾灸边学边用》(图3)

《中医艾灸边学边用》(图4)

《中医艾灸边学边用》(图5)

 

 

 

 

 

图书大纲:

第一章 了解艾灸的知识

艾灸历史知多少

艾灸是如何养生祛病的

艾灸的治疗原则

找准穴位的方法

不能灸的穴位--禁灸穴

常用艾灸疗法一览

 

第二章 轻松掌握艾灸方法

艾灸的制作方法

认识常用艾灸器具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艾灸用量

施灸体位

灸疮的处理及灸后调养

根据“灸感”判断病症痊愈程度

 

第三章 了解艾灸的经络与穴位

经络概说

奇经八脉与十五络脉

什么是腧穴

 

第四章 十四经脉艾灸法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第五章 十大艾灸保健穴

无敌长寿穴 足三里

益气补肾穴 神阙

培肾固本穴 关元

健胃奇穴 中脘

补肾壮阳穴 命门

强身健心穴 涌泉

退热截疟穴 大椎

清热解毒穴 曲池

益气助阳穴 气海

妇科病杀手 三阴交

 

第六章 防病保健艾灸法

调和脾胃灸法

预防感冒灸法

养心安神灸法

调畅情志灸法

健脑益智灸法

补肾强身灸法

眼睛保健灸法

小儿保健灸法

青壮年保健灸法

中老年保健灸法

 

第七章 用艾灸赶走头痛脑热

失眠

感冒

休克

中暑

咳嗽

呕吐

腹泻

便秘

腹痛

头痛

腰腿痛

痔疮

心悸

眩晕

打嗝

 

第八章 艾灸治疗中老年常见病

糖尿病

哮喘

心脏病

脑出血

中风

慢性胃炎

胃痛

黄疸

肝硬化

高血压

 

第九章 艾灸是男人的“宝”

遗精

阳痿

男性不育

前列腺炎

 

第十章 艾灸调理女人身心

月经不调

痛经

闭经

带下病

产后乳汁不足

子宫脱垂

外阴瘙痒症

女性不孕症

习惯性流产

性冷淡

子宫肌瘤

更年期综合征

 

第十一章 艾灸为宝宝保驾护航

惊风

百日咳

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腹泻

疳积

小儿遗尿

鹅口疮

小儿肺炎

小儿哮喘

小儿厌食症

 

第十二章 艾灸的美丽方

减肥瘦身

去除皱纹

黄褐斑

雀斑

斑秃

酒渣鼻

面色苍白

面部疖肿

上睑下垂

带状疱疹

湿疹

神经性皮炎

硬皮病